1、可以使用while函數,對隨機進行循環
成都創新互聯是一家集網站建設,桐廬企業網站建設,桐廬品牌網站建設,網站定制,桐廬網站建設報價,網絡營銷,網絡優化,桐廬網站推廣為一體的創新建站企業,幫助傳統企業提升企業形象加強企業競爭力。可充分滿足這一群體相比中小企業更為豐富、高端、多元的互聯網需求。同時我們時刻保持專業、時尚、前沿,時刻以成就客戶成長自我,堅持不斷學習、思考、沉淀、凈化自己,讓我們為更多的企業打造出實用型網站。
2、直接在隨機數中去掉170這個值
擴展資料:
除了randint,random模塊中比較常用的方法還有:
1、random.random()
生成一個0到1之間的隨機浮點數,包括0但不包括1,也就是[0.0, 1.0)。
2、random.uniform(a, b)
生成a、b之間的隨機浮點數。不過與randint不同的是,a、b無需是整數,也不用考慮大小。
random.uniform(2.2, 6)
random.uniform(6,2.2)
這兩種參數都是可行的。
3、random.choice(seq)
從序列中隨機選取一個元素。seq需要是一個序列,比如list、元組、字符串。
random.choice([1, 4, 7, 2, 5, 8]) #list
random.choice('hello') #字符串
random.choice((1, 2, 3)) #元組
都是可行的用法。
python中,“random()”是random庫中用于生成隨機小數的函數。
python中用于生成偽隨機數的函數庫是random,因為是標準庫,使用時候只需要import random;random庫包含兩類函數,常用的共8個:
基本隨機函數:seed(),random()
擴展隨機函數:randint(),getrandbits(),uniform(),randrange(),choice(),shuffle()
擴展資料:
random庫采用梅森旋轉算法(Mersennne Twister)生成偽隨機數序列,可用于除隨機性要求更高的加解密算法外的大多數工程應用。
使用random庫的主要目的是生成隨機數;該庫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隨機數函數,所有函數都是基于最基本的random.random()函數擴展實現。
Python中有許多內置函數,不像print、len那么廣為人知,但它們的功能卻異常強大,用好了可以大大提高代碼效率,同時提升代碼的簡潔度,增強可閱讀性
Counter
collections在python官方文檔中的解釋是High-performance container datatypes,直接的中文翻譯解釋高性能容量數據類型。這個模塊實現了特定目標的容器,以提供Python標準內建容器 dict , list , set , 和 tuple 的替代選擇。在python3.10.1中它總共包含以下幾種數據類型:
容器名簡介
namedtuple() 創建命名元組子類的工廠函數
deque 類似列表(list)的容器,實現了在兩端快速添加(append)和彈出(pop)
ChainMap 類似字典(dict)的容器類,將多個映射集合到一個視圖里面
Counter 字典的子類,提供了可哈希對象的計數功能
OrderedDict 字典的子類,保存了他們被添加的順序
defaultdict 字典的子類,提供了一個工廠函數,為字典查詢提供一個默認值
UserDict 封裝了字典對象,簡化了字典子類化
UserList 封裝了列表對象,簡化了列表子類化
UserString 封裝了字符串對象,簡化了字符串子類化
其中Counter中文意思是計數器,也就是我們常用于統計的一種數據類型,在使用Counter之后可以讓我們的代碼更加簡單易讀。Counter類繼承dict類,所以它能使用dict類里面的方法
舉例
#統計詞頻
fruits = ['apple', 'peach', 'apple', 'lemon', 'peach', 'peach']
result = {}
for fruit in fruits:
if not result.get(fruit):
result[fruit] = 1
else:
result[fruit] += 1
print(result)
#{'apple': 2, 'peach': 3, 'lemon': 1}下面我們看用Counter怎么實現: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fruits = ['apple', 'peach', 'apple', 'lemon', 'peach', 'peach']
c = Counter(fruits)
print(dict(c))
#{'apple': 2, 'peach': 3, 'lemon': 1}顯然代碼更加簡單了,也更容易閱讀和維護了。
elements()
返回一個迭代器,其中每個元素將重復出現計數值所指定次。元素會按首次出現的順序返回。如果一個元素的計數值小于1,elements()將會忽略它。
c = Counter(a=4, b=2, c=0, d=-2)
sorted(c.elements())
['a', 'a', 'a', 'a', 'b', 'b']most_common([n])
返回一個列表,其中包含n個最常見的元素及出現次數,按常見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如果n被省略或為None,most_common()將返回計數器中的所有元素。計數值相等的元素按首次出現的順序排序:
Counter('abracadabra').most_common(3)
[('a', 5), ('b', 2), ('r', 2)]這兩個方法是Counter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他方法可以參考 python3.10.1官方文檔
實戰
Leetcode 1002.查找共用字符
給你一個字符串數組words,請你找出所有在words的每個字符串中都出現的共用字符(包括重復字符),并以數組形式返回。你可以按任意順序返回答案。
輸入:words = ["bella", "label", "roller"]
輸出:["e", "l", "l"]
輸入:words = ["cool", "lock", "cook"]
輸出:["c", "o"]看到統計字符,典型的可以用Counter完美解決。這道題是找出字符串列表里面每個元素都包含的字符,首先可以用Counter計算出每個元素每個字符出現的次數,依次取交集最后得出所有元素共同存在的字符,然后利用elements輸出共用字符出現的次數
class Solution:
def commonChars(self, words: List[str]) - List[str]: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ans = Counter(words[0])
for i in words[1:]:
ans = Counter(i)
return list(ans.elements())提交一下,發現83個測試用例耗時48ms,速度還是不錯的
sorted
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排序操作,比如將列表、字典、元組里面的元素正/倒排序。這時候就需要用到sorted(),它可以對任何可迭代對象進行排序,并返回列表
對列表升序操作:
a = sorted([2, 4, 3, 7, 1, 9])
print(a)
# 輸出:[1, 2, 3, 4, 7, 9]對元組倒序操作:
sorted((4,1,9,6),reverse=True)
print(a)
# 輸出:[9, 6, 4, 1]使用參數:key,根據自定義規則,按字符串長度來排序:
fruits = ['apple', 'watermelon', 'pear', 'banana']
a = sorted(fruits, key = lambda x : len(x))
print(a)
# 輸出:['pear', 'apple', 'banana', 'watermelon']all
all() 函數用于判斷給定的可迭代參數iterable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為 TRUE,如果是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元素除了是 0、空、None、False外都算True。注意:空元組、空列表返回值為True。
all(['a', 'b', 'c', 'd']) # 列表list,元素都不為空或0
True
all(['a', 'b', '', 'd']) # 列表list,存在一個為空的元素
False
all([0, 1,2, 3]) # 列表list,存在一個為0的元素
False
all(('a', 'b', 'c', 'd')) # 元組tuple,元素都不為空或0
True
all(('a', 'b', '', 'd')) # 元組tuple,存在一個為空的元素
False
all((0, 1, 2, 3)) # 元組tuple,存在一個為0的元素
False
all([]) # 空列表
True
all(()) # 空元組
Trueany函數正好和all函數相反:判斷一個tuple或者list是否全為空,0,False。如果全為空,0,False,則返回False;如果不全為空,則返回True。
F-strings
在python3.6.2版本中,PEP 498提出一種新型字符串格式化機制,被稱為 “字符串插值” 或者更常見的一種稱呼是F-strings,F-strings提供了一種明確且方便的方式將python表達式嵌入到字符串中來進行格式化:
s1='Hello'
s2='World'
print(f'{s1} {s2}!')
# Hello World!在F-strings中我們也可以執行函數:
def power(x):
return x*x
x=4
print(f'{x} * {x} = {power(x)}')
# 4 * 4 = 16而且F-strings的運行速度很快,比傳統的%-string和str.format()這兩種格式化方法都快得多,書寫起來也更加簡單。
本文主要講解了python幾種冷門但好用的函數,更多內容以后會陸陸續續更新~
編程語言中rand()表示產生一個隨機整數,%30將隨機數限制在[0,30),%10表示只取0-9這10個自然數。以python為例,random.randint(0,30)產生0-30的自然數:
擴展資料:
python中random.randint(a,b)可以產生一個在區間[a,b)之間的隨機整數。
python中random.random()可以產生隨機浮點數,浮點數范圍在0-1之間:
參考資料:
python官方api文檔
Python內置的函數一次只能生成一個隨機數,然而你可以方便地使用表理解(list comprehension)一次性生成多個隨機數。示例的代碼如下:
import?random
[random.randint(0,100)?for?_?in?range(10)]
#[57,?93,?22,?55,?41,?64,?47,?32,?93,?61]
range函數輸入不同的值,可以設置需要生成隨機數的個數,上面的例子中生成了10個隨機數。
csv其實就是用逗號分隔的文本文件,所以不存在多個sheet的問題
所以你需要保存為excel
python的話可以試試pyexcelerator
名稱欄目:python隨性函數 python隨機小數函數
當前網址:http://www.yijiale78.com/article20/hhijj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服務器托管、品牌網站設計、網站排名、定制網站、外貿網站建設、網站設計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