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每觀看國產戰爭片,常能看到作戰指揮部的墻上掛著一幅作戰地圖,圖上標示著作戰雙方的戰略布局和行軍路線。那么,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中,我們的辦公室里需要掛什么樣的地圖?
一、戰略版圖
何謂戰略,定義五花八門,但大體上的含義無外乎是,戰略是實現組織目標的總體行動方向。通俗理解的話,戰略就是選擇,沒有放棄就沒有戰略。戰略是一家公司前進的指南針,標示出未來要去的方向和到達的路徑。
在戰略版圖中,我們需要回答幾個問題:
1、公司如何凝聚人心,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
2、公司的目標是什么,是如何設定的?
3、公司的內外部資源能否支撐戰略的達成?
4、公司在產業上如何布局,如何實現產業的重構?
5、業務單元如何獲得競爭優勢,如何在三維競爭中找準定位?
6、如何選擇實現戰略的實施路徑?
首先,勾勒出公司的愿景。愿景是一幅圖景,是未來追求的理想。通過愿景,可以凝聚一批人為之奮斗。人們跟隨的是內心所追求的東西,比如說華為的愿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這個愿景宏大而抽象,但仍能感覺到創造歷史和改變生活的豪邁和勇氣。比如說阿里巴巴的愿景:成為一家持續發展102年的公司,能夠感受到這家公司的雄心與夢想。
二、組織版圖
當公司戰略明確后,企業全體員工為實現共同的目標,就需要通過組織去達成。組織通過分工和整合的方式,提升運營的效率。通過責、權、利的統一,促進團隊的有效協作,實現團隊1+1>2的效果。對于企業來說,土地、資源、技術、人才等都是生產要素,能夠給組織帶來價值的回報。實際上,組織也是生產力,科學設計的組織架構,能夠帶來運營效率的提升;而不科學的組織架構設計,帶來的是組織內部的摩擦,降低內部的運行效率。
在組織版圖中,我們需要回答幾個問題:
1、根據戰略和業務,選擇什么樣的組織形態?
2、通過業務價值鏈,如何劃分組織的職能?
3、在職能進行劃分的基礎上,依據什么維度設計部門?
4、組織的層級如何設置?
5、組織的管理幅度設置多大更合適?
6、崗位的職責范圍設置多大?
7、崗位的編制數設置多少?
組織的設計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在進行組織設計的時候,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戰略、業務模式、產業、組織生命周期、技術、環境、人員等都會影響組織的最終形態。從本質而言,組織需要解決幾對關鍵的矛盾:
第一對矛盾:分工和整合。分工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組織的進步,分工細到何種程度,很難籠統定一個標準。但有幾點是可以確定的,一是組織規模越大,分工越細;二是外部環境越穩定,分工越細;三是所在行業的專業技能越高,分工越細。分工之后還需要整合,只有分工,沒有有效的整合,必然會出現“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情況。組織發展到現在,分工的問題基本上解決了,但對整合的研究和實踐仍顯乏力。
第二對矛盾:分權與集權。集權有助于提高決策效率,分權有助于激活團隊動力。當華為喊出“讓聽見炮火的人來決策”,實際上就是因為決策鏈過長,組織頂端的人不了解一線情況,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失真的情況下做出的決策往往解決不了問題,而一線的人掌握了大量的一手信息,缺沒有決策權,所以如何平衡好資源和權利的分配,成為組織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第三對矛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組織的高境界就是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有機統一。組織的目標一般都比較明確和專注,企業的目標就是滿足和創造客戶,實現合理的利潤。但個人目標會比較多元,因此,在組織中,個人需要控制自己的喜好和追求的目標,當個體一旦覺得自己的目標難以通過組織達成的時候,個人就會選擇離開。因此,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企業的高管在離職后發表富有情懷的離職演說:我要去追求個人的夢想。
三、人才版圖
二十一世紀最貴的是什么?人才。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反對,業績的背后是團隊,沒有強大的團隊不可能做出靚麗的業績,也不可能成就強大的組織。全國工商聯對2014年民企500強進行調研發現,人才缺乏成為影響民營企業500強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實際上,人才缺乏問題也不僅僅在民營企業存在,麥肯錫在幾年前就發出了強烈的呼吁,企業要做好開展持久 “人才保衛戰”的心理準備。
在人才版圖中,我們需要回答幾個問題:
1、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做好人才的預測?
2、關鍵崗位的人才能滿足未來業務的要求嗎?
3、支撐戰略的達成,哪些人群是核心人才?
4、什么樣的人才結構更符合業務要求?
5、如何做好人才盤點,目前的人才供給是什么狀態?
6、人才缺口,哪一種補給策略更為有效?
打造高效的人才管理系統是很多企業追求的目標,首先要做好人才需求的預測,對業務清晰的認識和判斷是做好人才需求規劃的前提。通過對戰略和業務的分析,找到企業的核心崗位和關鍵人才。關鍵人才比較容易判斷,一般而言,組織層級較高的人群都可以納入關鍵人才。核心崗位就是那些影響戰略達成的崗位,不一定是級別高的崗位。比如說,迪斯尼樂園有一個核心崗位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那就是清潔工,因為清潔工不僅僅打掃衛生,還兼任向導,而游客來自全球,所以清潔工需要掌握幾門語言,他們高質量地服務游客,才能夠讓迪斯尼的價值主張得到充分落實。對人才進行預測,分為人才結構預測和人才數量預測,人才結構預測包括技能、性別、年齡等結構性指標,人才數量的規劃可以結合預算、工作效率、標桿學習等方法進行確定。
其次,對人才現狀進行盤點。人才盤點分為綜合性盤點和專項盤點,綜合盤點是基礎情況盤點,包括人才數量盤點和人才結構盤點,專項盤點主要是指就關鍵崗位人員的能力進行盤點。通過人才需求的預測和人才現狀的盤點,從而發現人才的差距。
人才補給策略主要分為外部招聘和內部能力建設。企業投入到滿足人才補給的資源基本上是恒定的,如果把這塊資源比喻成一塊蛋糕的話,外部招聘和內部能力建設就好比是兩個組成部分,如果更多傾向于外部招聘,則會降低對內部能力建設的要求;反之,則會增加對內部能力建設的投入。當外部人才市場比較充裕,并且內部培養的周期較長時,企業基本上就會選擇采用外部招聘的策略。
當然,外部招聘也會存在諸多問題,比較明顯的有三個問題:一是人才的適應性,能否真正融入團隊,發揮價值需要較長的時間;二是會打破現有的薪酬體系,一般而言,外部招聘的人員比內部同等崗位的人員薪酬要高,道理很簡單,因為企業購買的是應聘者過往的經驗和能力,而企業無需支付培養成本;三是可能會擠壓現有人員的上升空間,因此,很多企業會加大內部人才培養的力度。
戰略、組織和人才的耦合關系
錢德勒在他那本經典的著作《戰略與組織》一書中,提出了極富洞見的觀點:戰略決定組織,組織跟隨戰略的變化而調整。企業選擇不同的業務模式,組織和人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比如說,加盟和直營兩種不同的業務模式,從組織角度來看,加盟模式下組織體系是圍繞加盟商展開的,而直營模式下組織體系是圍繞店鋪展開的,對人才的能力要求和考核方式都會進行相應的調整。
從時間角度來看,戰略考慮的周期較長,一般會有三五年的規劃,而組織架構的調整時間放在一年內更為合適,承接的是年度經營計劃,人才規劃的時間周期可長可短,短周期計劃則承接組織,長周期規劃則承接戰略。這兩年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對人才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不管是王明夫在文中提出的人才版圖決定業務版圖,還是柯林斯提出的先人后事,與錢德勒提出的戰略決定組織,人才適配組織這個觀點并不矛盾,區分點就在于不同層次的人才,對于關鍵性人才而言,的確人才可以影響戰略和組織,但對于非關鍵性人才而言,還是會沿著戰略和業務定位—關鍵成功要素—組織崗位—人才要求這條路徑展開。不管未來如何,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戰略、組織和人才不是簡單的決定關系,而是一種耦合關系,相互影響和作用。
關注互聯互通社區公眾號,回復對應編碼獲取資源包
精彩推薦
GLZK1001:萬科、華潤、萬達內部管理架構
GLZK1002:海底撈的薪酬管理制度
GLZK1003:華為15年招聘經驗總結
GLZK1004:華為的薪酬福利與激勵體系
GLZK1005:阿里的“望、聞、問、切”選人法
GLZK1006:華為基本法
GLZK1007:華為新員工入職180天詳細培養計劃
GLZK1008:華為人才培養與發展實踐
GLZK1009:華為19萬員工的人才管理秘密
GLZK1010: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經典大全(合輯)
GLZK1011:騰訊人力資源體系(合輯)
GLZK1012:字節跳動人力資源體系
GLZK1013: 2020中國大陸薪酬標準指南
GLZK1014: 華為干部與人才發展手冊
GLZK1015:海底撈核心管理模式解析
GLZK1016:阿里巴巴人力資源管理
互聯互通社區
互聯互通社區-管理智庫,是互聯互通社區團隊管理板塊的延申。包含企業管理、績效管理、人才管理、名企案例、管理法則、管理故事等內容。

網頁題目:老板掌控公司方向的三張圖-創新互聯
URL標題:http://www.yijiale78.com/article4/dppoo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排名、虛擬主機、App開發、手機網站建設、企業建站、App設計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