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Linux步驟:

你所需要的網站建設服務,我們均能行業靠前的水平為你提供.標準是產品質量的保證,主要從事成都做網站、網站制作、企業網站建設、手機網站制作、網頁設計、高端網站設計、網頁制作、做網站、建網站。成都創新互聯擁有實力堅強的技術研發團隊及素養的視覺設計專才。
1、先了解了解基礎吧,找一本薄一點的,淺一點的書,了解一下什么是linux。有個基本了解即可。不建議馬上看《鳥哥的Linux私房菜》,這本書很不錯,如果你了解linux基礎之后再看,對你可以說是不受益匪淺都不行。沒基礎看《鳥哥的Linux私房菜》比較痛苦,內容很多。
2、了解之后,在自己電腦上弄個虛擬機,裝上linux系統(redhat或ubuntu都行)。專攻《鳥哥的Linux私房菜》。當你把這本書攻下來時,才知道原來命令行并不可怕,自己打著打著就很長啦。
學linux最主要靠實踐,不實踐,只看書對你沒好處的哦。自己在虛擬機上慢慢玩吧,玩多了就知道咋回事啦。不懂的多找資料弄懂,弄懂之后再實踐,這才會有收獲。
ls命令是linux下最常用的命令之一,ls跟dos下的dir命令是一樣的都是用來列出目錄下的文件。\x0d\x0a1. ls -a 列出文件下所有的文件,包括以“.“開頭的隱藏文件(linux下文件隱藏文件是以.開頭的,如果存在..代表存在著父目錄)。\x0d\x0a2. ls -l 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如創建者,創建時間,文件的讀寫權限列表等等。\x0d\x0a3. ls -F 在每一個文件的末尾加上一個字符說明該文件的類型。"@"表示符號鏈接、"|"表示FIFOS、"/"表示目錄、"="表示套接字。\x0d\x0a4. ls -s 在每個文件的后面打印出文件的大小。 size(大小)\x0d\x0a5. ls -t 按時間進行文件的排序 Time(時間)\x0d\x0a6. ls -A 列出除了"."和".."以外的文件。\x0d\x0a7. ls -R 將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的文件都列出來,相當于我們編程中的“遞歸”實現\x0d\x0a8. ls -L 列出文件的鏈接名。Link(鏈接)\x0d\x0a9. ls -S 以文件的大小進行排序
假設我們在/home里創建
1、創建一個叫test的文件夾
輸入 cd /home 回車 就到了home目錄;
輸入 mkdir test 就可以了。
2、在文件夾里添加(就是創建 一個文件,例如a.txt)
輸入 touch test/a.txt 回車。
3、刪除
輸入 rm -rf test/ 回車。
擴展資料:
一、LINUX通用命令:
1.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 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打印控制字符(Ctrl-C, Ctrl-D, Ctrl-Z等)
3. pass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用passwd -h查看)
4. logout, login: 登錄shell的登錄和注銷命令
5. 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6. more, less, head tail: 顯示或部分顯示文件內容.
7. lp/lpstat/cancel, lpr/lpq/lprm: 打印文件.
8. 更改文件權限: chmod u+x...
9. 刪除非空目錄:rm -fr dir
10. fg jobid :可以將一個后臺進程放到前臺。
Ctrl-z 可以將前臺進程掛起(suspend), 然后可以用bg jobid 讓其到后臺運行。
job 可以直接讓job直接在后臺運行。
11. kill 的作用: send a signal to a process. eg: kill -9 發送的是SIG_KILL信號。。。 具體發送什么信號 可以通過 man kill 查看。
12. ps 的用法, ps -e 或 ps -o pid,ppid,session,tpgid, comm (其中session顯示的sessionid, tpgid顯示前臺進程組id, comm顯示命令名稱。)
參考資料:LINUX命令-百度百科
文章標題:大數據linux常用命令,linux生成大文件命令
文章起源:http://www.yijiale78.com/article40/dsihjh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定制開發、網頁設計公司、網站排名、電子商務、域名注冊、搜索引擎優化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