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偷拍视频精品区一区二,口述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夫妇激情啪发布,成人永久免费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高清免费在线,青青草在线观看视频观看,久久久久久国产一区,天天婷婷久久18禁,日韩动漫av在线播放直播

包含歐拉系統和Windows的詞條

鴻蒙之后,華為明天發布開源免費歐拉系統,意在取代windows?

眾所周知,目前華為已經有一個增長速度最球最快的系統了,那就是鴻蒙,自6月2日發布后,目前已經有超過1億多的用戶,日均100萬級增長,這個速度遠超當年的安卓、iOS。

創新互聯公司是一家集網站建設,昌吉企業網站建設,昌吉品牌網站建設,網站定制,昌吉網站建設報價,網絡營銷,網絡優化,昌吉網站推廣為一體的創新建站企業,幫助傳統企業提升企業形象加強企業競爭力。可充分滿足這一群體相比中小企業更為豐富、高端、多元的互聯網需求。同時我們時刻保持專業、時尚、前沿,時刻以成就客戶成長自我,堅持不斷學習、思考、沉淀、凈化自己,讓我們為更多的企業打造出實用型網站。

不過大家都清楚,鴻蒙主要是手機、平臺、物聯網等產品在用,針對的主要是C端用戶,暫時還沒有覆蓋到電腦上,因為windows太強大了,生態更是無敵。

那么對于windows,華為就只有聽之任之了么?肯定不是的,現在華為終于也拿出了自己的應對辦法,那就是C端windows系統先不動,從B端開始。

明天華為將正式發布 全新的操作系統openEuler歐拉,這是華為自鴻蒙、鴻蒙礦山操作系統之后,完善華為自身生態的又一力作。

歐拉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系統?它是一款基于linux的開源的免費系統,曾經在華為的泰山服務器中使用過,主要用于服務器,類似于windows server系統。

為何是先從B端,也就是企業級的服務器開始,原因在于隨著物聯網、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的發展,數據中心將迎來大規模的爆發,而服務器操作系統就是數據中心的靈魂。

但重要的是,服務器操作系統本身,并不像C端系統一樣,對生態有那么大的依賴,linux系統在服務器上,本來就有了大量的應用、比較大的市場基數,且B端本來就是華為的強項,那么多的運營商、企業早已使用了華為的產品和服務。

而任正非更表示,歐拉的定位是瞄準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底座,承擔著支撐構建領先、可靠、安全的數字基礎的 歷史 使命。 如果從這個層面來看,歐拉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目前服務器端的,除了windows server外,基于linux的企業級操作系統實在太多了,CentOS、Redhat等等,還有UOS服務器版,中興新支點服務器版,騰訊有tencentOS server等,阿里有飛天……

畢竟基于開源的linux開發一個系統,其實并沒有那么那么的難,所以有實力的企業都是自己修改開源的linux,自己做一個,所以歐拉的挑戰當然還很大。

家庭PC不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的話,還有哪些系統可以備選安裝?

首先,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腦操作系統就是Windows操作系統,針對問題中所談到的如果除了Windows操作系統以外,其實還有很多的操作系統可以在電腦上安裝,以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種Linux操作系統:

Linux操作系統: 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件、應用程序和網絡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絡操作系統。

其次,Linux操作系統的優點主要是:

第一,完全免費。 它是一款免費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免費獲得。

第二,多用戶、多任務。 它支持多用戶,各個用戶對于自己的文件設備有自己特殊的權利,保證了各用戶之間互不影響。多任務則是Linux可以使多個程序同時并獨立地運行。

第三,良好的用戶界面。 Linux利用鼠標、菜單、窗口、滾勱條等設施,給用戶呈現一個直觀、易操作、交互性強的友好的圖形化界面。

第四,設備獨立性好。 Linux是具有設備獨立性的操作系統,內核具有高度適應能力。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很多操作系統可以安裝,大家還知道哪些呢?

問得好,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神煩win系統了,尤其是目前的win10,但要說替換系統嗎?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不過家庭不比公司會簡單不少的。

首推就是linux的系統,它是unix的變種,和mac os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就特點來說有以下幾點。

linux因為內核開源所以有許多的版本,我用過arch和kali還有烏班圖,還是建議你用deepin或者烏班圖。deepin是國人寫的,操作邏輯很適合國人。至于烏班圖嗎,是現在用的最多的Linux系統,兩者都有相當的好評。系統來源于官網可以自行下載,安裝方法參考社區也很簡單。

(此為deepin界面)

(此為烏班圖界面)

我看很多人推薦黑蘋果,我是不推薦的,經常出現的小bug有時候很煩人的,而且驅動也難以解決,不過很多人也給予了好評,mac os基本上和linux一脈相承選擇那一個都沒問題,有空的時候最好能學學shell腳本知識。

我看有些人還推薦安卓系統,功能雖然強,但是市場比較小眾,安卓桌面系統在國內也不愛有人用,生態遠遠不及Windows操作系統,硬件驅動就更是復雜了。你還知道有哪些好用的操作系統可以在評論中指出來,大家一起來討論。

覺得我說的對的

根據題主的問題,可以推斷題主對windows的依賴不太大,如果家用PC不安裝windows的話,可以有以下幾個選擇:

Linux類:

Manjaro

大概是目前最好用的Linux桌面系統,基于ArchLinux。擁有Linux界最大的軟件源,系統滾動升級,穩定、占用資源少(我用xfce桌面,安裝好必要的軟件后系統全部啟動只占用500MB內存)。有多種桌面環境可以選擇(桌面環境就是用戶界面),喜歡簡潔的有xfce、mate,喜歡炫酷的有gnome、kde,甚至還有深度桌面dde。

下面放幾張官方截圖:

xfce桌面:

Mate桌面:

Gnome桌面:

KDE桌面:

深度的dde桌面:

截圖中的系統語言是英文,這都沒關系,因為你安裝的時候,可以選擇中文系統語言,裝好之后就是中文的界面了。

ubuntu

ubuntu是第二好用的Linux桌面系統,它也有方便的包管理器,并且有非常完備的社區支持(任何ubuntu的問題在網上都能找到答案——只要你把問題描述的正確)。同樣可以支持gnome、kde、xfce等版本。比較本地化的一個衍生版是優麒麟:

它的優點就是有豐富的軟件商店,支持很多國內應用,安裝使用都很簡單,完全可以滿足家庭使用。

Deepin

堪稱最棒的國產Linux系統,豐富的軟件,便利的安裝,漂亮的UI……等等很多優點:

但是相比Manjaro和Ubuntu,Deepin的缺點就是對一些硬件支持得不是很好,迭代升級容易掛。

Android類

鳳凰OS

據說是最好的x86 Android,至于Android就沒什么好介紹的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總結

無論是Linux類還是Android類,在使用習慣上與windows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建議可以先從嘗鮮開始,熟悉習慣了之后再轉到正式使用的環境。

如果你不想用windows的話,我給你推薦2款

1.linux

本人做底層開發4年多,也是各種操作系統切來切去,包括suse老款的suse11到較新的Opensuse,redhat,centos,ubuntu等,用來用去還是ubuntu最好用。

比較重要的ubuntu對開源的工具包支持最好,apt-get可以下載最新的工具包,也不是redhat等操作系統不支持,只是更新較慢,維護很差。對于使用過程中找不到工具包,能愁死程序員,更別說家庭用了。

另外就是ubuntu界面干凈良好,版本更新快,更新快意味著對軟件的支持好,用起來很方便。

2.蘋果的Mac OS

我同學用蘋果筆記本,Mac OS。

優點之一就是響應迅速,沒有windows那么卡,蘋果系統用起來非常流暢,主要還是因為蘋果系統以用戶響應為優先級最高,所以用戶體驗好。另一方面就是蘋果軟件都是app store審查過,沒那么多病毒木馬程序,安全性好。

缺點就是蘋果操作系統驅動支持不夠好、store中軟件相對windows少,剛開始用起來可能不爽,但是習慣了就會覺得挺好的。

話說回來,最后還是勸勸你,不做開發的話,家庭PC還是老老實實用windows,windows對用戶和軟件支持最好,實在不行想我裝個虛擬機,先試試其他操作系統。

如果不安裝windows的話,只能從Linux和黑蘋果里面選了。

Linux常用的有兩個:

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Linux桌面版操作系統,操作界面還行,但是還遠沒有windows那么好用, 娛樂 性也就一般般。

一個國產的Linux操作系統,在本地化和易用性上面都做了很大的改進。界面可以媲美蘋果系統。加入了大量國人常用的軟件。

黑蘋果:把蘋果系統裝在非蘋果電腦上就稱為黑蘋果。黑蘋果是不推薦安裝的,它挑硬件,一個不小心裝到你懷疑人生。

上面說的操作系統在休閑 娛樂 ,特別是 游戲 上,都遠遠不能和windows相比。

在上大學的時候喜歡折騰電腦,也裝過各式各樣的電腦系統,win7、win8、win10等windows系統,ubuntu、deepin等linux系統,由于電腦性能的原因,我也曾安裝64位和32位系統進行過對比。還剩下Mac OS系統沒有折騰過了吧!

姑且不談Mac OS系統,就win系統和linux而言,我還是建議大家使用win系統吧,要駕馭linux系統真的需要折騰一段時間,也需要一定的代碼知識,或者你可能連安裝個最簡單的軟件都搞不定,我記得在學校使用Ubuntu進行聯網的時候,光是折騰“銳捷”就用了半天時間。

對于一般人來說,win系統比較容易操作上手,也具有更好的 娛樂 性能,能更好地滿足大家玩 游戲 、看電視、上網沖浪、聊天社交等功能,沒必要搞花里胡哨,去折騰沒有圖形界面的linux系統。現在更多的編程開發人員也是使用win進行編寫代碼,用linux來進行測試和上線呀。

當然,如果你想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可以裝個雙系統或者使用虛擬機進行安裝linux系統,建議新手安裝Ubuntu或者deepin等發行版本吧。

除了windows系統外,我們目前還可以選擇的系統有linux系統,MAC OS系統,安卓系統,以及最新的華為鴻蒙系統。在這里面,我們推薦使用linux系統,其實安卓和華為鴻蒙系統應該都是屬于linux系統的一種。

1,linux系統

linux系統的版本超級多,如比較出名的deepin系統,國產的,深度出品,還有國外的Linux Mint系統等。

其中,我比較推薦大家使用國產的deepin系統,它更適合國人,有眾多的軟件,而且非常漂亮。而且交流學習也比較方便。而Linux Mint也是一套非常不錯的操作系統,而且系統自帶很多軟件,裝完系統就可以使用,這些軟件你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2,MAC OS系統

蘋果的MAC OS系統速度比較快,沒有windows那么卡。另外,和手機一樣,它的軟件都是要從它的應用商店下載的,這些軟件都是有嚴格審查的,不怕中毒和有插件,用戶體驗要好很多。

3,安卓系統

除了上面兩款系統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安卓系統,如鳳凰OS,這個也沒有什么多說的,就是電腦版的安卓系統,但總的來說,這個系統還是無法替代windows系統的,畢竟電腦和手機系統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4,華為鴻蒙系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推薦使用upupy linux

目前家用電腦大部分都是安裝windows系統,因為該系統在使用流暢度、兼容性、和易用性上都超過大部分的系統,不過由于正版用起來比較貴,還有一個就是蘋果的電腦操作系統由于閉源的關系,在使用上與windows差不多,這兩大系統可以說比較主流,隨著美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后,windows系統的使用可能會受限,那么可以替換windows系統還有哪些呢?

首推linux,作為開源系統的linux,是僅次于windows的一個強大系統,完全免費,對電腦硬件要求較低,老電腦安裝后運行速度快,而且常用的應用軟件基本上都有,像網頁瀏覽、看視頻,尤其是編程功能更是強大,其實基于linux變種的系統很多,比如ubuntu、Red hat、CentOS、Deepin、StartOS、紅旗Linux等。

在用不了windows的情況下,linux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具有易上手、占用資源少、兼容大多數市面上的應用等特點,據傳微軟可能會斷供華為筆記本電腦的windows授權,所以華為最新的一款筆記本采用的就是linux的操作系統。

在Linux的變種版系統中我覺得國產deepin系統更值得大家去嘗試使用,有眾多的軟件,而且非常漂亮。而且交流學習也比較方便。而Linux Mint也是一套非常不錯的操作系統,而且系統自帶很多軟件,裝完系統就可以使用,這些軟件你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當然了,如果你比較愛折騰一些也可以安裝Ubuntu、CentOS以及Red Hat。這三款操作系統對于程序員們來說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其次,可以選用蘋果的MACOS系統,由于蘋果系統的版權問題,一般的電腦雖說可以兼容,但是安裝后沒有版權也沒有賬號的話,功能不太齊全,俗稱“黑蘋果”,可試用,蘋果的MACOS系統速度比較快,沒有windows那么卡。另外,和手機一樣,它的軟件都是要從它的應用商店下載的,這些軟件都是有嚴格審查的,不怕中毒和有插件,用戶體驗要好很多。

最后我覺得華為鴻蒙系統也是未來一種更好的選擇了,雖然目前鴻蒙還沒應用到個人PC端,只用在智能電視上,但我相信很快鴻蒙就會移植到電腦上作為電腦的又一大操作系統了,鴻蒙系統的優點在于背靠實力強大的華為公司,研發資金充足,軟件團隊的人才多,所以用起來bug可能會更少,大家覺得還有哪些操作系統可以代替windows呢?

家庭PC不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的話,還有哪些系統可以備選安裝?如果家用電腦不安裝windows系統,可以考慮安裝深度系統等linux桌面系統,蘋果Macos系統,鳳凰系統等X86版安卓系統。

基于Linux內核

深度系統基于Linux內核,系統安裝相對簡單,用戶界面方面非常接近macos,使用體驗較好,深度系統的應用商店內置了主流的PC應用軟件,安裝和使用都非常方便,應該說深度系統是目前國內最好用的linux系統,如果只是普通的辦公和應用 娛樂 ,深度系統還是基本可以取代windows系統。需注意的是深度系統對于電腦硬件要求相對較高。

鳳凰系統

鳳凰系統實際上是基于安卓X86版本的桌面版安卓系統,在操控性方面更適合于pc用戶,鳳凰系統目前僅支持安卓應用,目前安卓系統生態非常完善,鳳凰系統基本可以滿足日常辦公、 游戲 、影音等應用。由于鳳凰系統基于安卓系統,屬于輕量級的操作系統,運行效率方面還是和windows及macos存在一定差距。

Macos操作系統

Macos是蘋果公司專門面向蘋果電腦開發的操作系統。由于蘋果電腦目前都采用Intel處理器,所以一般Intel處理器電腦理論上都可以安裝Macos。蘋果Macos系統運行效率比windows更高,目前主流的軟件或應用都支持Macos,而且Macos系統對于音樂、影音編輯等軟件的支持更好。一般電腦采用Intel處理器,而且硬件和Macos兼容較好,一般都可以考慮安裝Macos系統,具體安裝方法可以在遠景等專業黑蘋果論壇查找。

開源系統linux

作為操作系統的中的開源系統linux,由于該系統不花錢,所以很多廠商在自己的品牌電腦里面都裝上linux系統,我曾經在很多年前買了聯想的品牌機,當初也是裝的linux,開始使用還覺得蠻好玩的,因為這個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占用內存小,打開網頁的速度快,使用起來更流暢。

所以要想使linux得到更廣泛的普及,一方面要加大其應用軟件的開發,使其適配更多的常用軟件,讓linux的生態更為強大,另外在易用性上還需要更進一步地去改進,讓大多數普通人能夠易學易用,只有生態擴大,簡單易用,占用資源少的話,則會有更多的人去使用。

PC操作系統全接觸

電腦是由硬件bai和軟件組成的,缺了任何一樣都無法運行。我們對電腦進行操作,都是利用操作系統來完成。最初的電腦沒有操作系統,人們通過各種操作按鈕來控制計算機,后來出現了匯編語言,并將它的編譯器內置到電腦中,操作人員通過有孔的紙帶將程序輸入電腦進行編譯。這些將語言內置的電腦只能由操作人員自己編寫程序來運行,不利于設備、程序的共用。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就出現了操作系統,這樣就很好實現了程序的共用,以及對計算機硬件資源的管理,使人們可以從更高層次對電腦進行操作,而不用關心其底層的運作。

操作系統是現代電腦必不可少的系統軟件,是電腦的靈魂所在。現代的電腦都是通過操作系統來解釋人們的命令,從而達到控制電腦的目的。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也是基于操作系統的。

一、操作系統誕生——盤古開天地

最初的操作系統出現在IBM/704大型機上,而微型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則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CP/M。

CP/M是加里.基爾達爾領導的Digisat Reseach公司為8位機開發的操作系統,它能夠進行文件管理,具有磁盤驅動裝置,可以控制磁盤的輸入輸出、顯示器的顯示,以及打印的輸出,它是當時操作系統的標準。

二、操作系統遠古霸主——DOS

DOS似乎只有現在的老鳥有過接觸,新學電腦的人對DOS只是一知半解。它曾經占領了個人電腦操作系統領域的大部分,全球絕大多數電腦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于DOS系統并不需要十分強勁的硬件系統來支持,所以從商業用戶到家庭用戶都能使用。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它不是出色的操作系統,但微軟軟件向下兼容的特點,決定了Windows出問題的時候,很多時候需要在DOS下才能得到解決,因此了解與學習DOS還是很有必要的。點擊了解DOS操作系統……

三、操作系統當代大亨——Windows

從微軟1985年推出Windows 1.0以來,Windows系統經歷了十多年風風雨雨。從最初運行在DOS下的Windows 3.x,到現在風靡全球的Windows 9x、Windows 2000,Windows幾乎代替了DOS曾經擔當的位子,成為了新一帶的操作系統大亨。其普及性也就不用我多言了。點擊了解Windows操作系統……

相關鏈接:新浪 科技 Windows操作系統專題: 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Me,Windows XP

四、誘人的小企鵝——Linux

Linux是目前十分火爆的操作系統。它是由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一個大學生Linus B. Torvolds在1991年首次編寫的。標志性圖標是一個可愛的小企鵝。由于其源代碼的免費開放,使其在很多高級應用中占有很大市場。這也被業界視為打破微軟Windows壟斷的希望。點擊了解Linux操作系統……

相關鏈接:新浪 科技 專題:自由奔放的Linux

五、神奇的精靈——FreeBSD

FreeBSD是一種運行在x86平臺下的類Unix系統。它以一個神話中的小精靈作為標志,由BSD Unix系統發展而來,加州伯克利學校(Berkeley)編寫,第一個版本由1993年正式推出。BSD Unix和Unix System V是Unix操作系統的兩大主流,以后的Unix系統都是這兩種系統的衍生產品。這款操作系統主要應用于網絡服務器端,不太適合個人用戶。點擊了解FreeBSD操作系統……

相關鏈接:新浪 科技 專題:FreeBSD大全連載

六、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BeOS

如果說Windows是現代辦公軟件的世界,Unix是網絡的天下,那BeOS就稱得上是多媒體大師的天堂了。BeOS以其出色的多媒體功能而聞名,它在多媒體制作、編輯、播放方面都得心應手,因此吸引了不少多媒體愛好者加入到BeOS陣營。由于BeOS的設計十分適合進行多媒體開發,所以不少制作人都采用BeOS作為他們的操作平臺。點擊了解BeOS操作系統……

七、總結

看完以上內容,我相信大家對個人電腦上的幾種常見操作系統已有比較詳細的了解了吧。在增加知識的同時,大家快去選擇一款最適合自己的操作系統吧。目前,中國的力量在世界上已經越來越不可小覷,已經引起了不少大國的注意,開始出現了分歧與意見,中美兩國之間的合作也變得坎坷起來,對于兩國未來的合作發展道路也就更加難以預測。畢竟已經經歷了中興、華為事件,美國已經開始了對于中國的技術壓制,現今一些電子硬件被壟斷的情況下,我們也難免需要考慮到軟件領域是否會受到美國壟斷的威脅。

這并不是無稽之談,在當前的情況下,就連美國的盟友——韓國、德國都開始察覺到了美國試圖通過技術壟斷獲取經濟利益的野心,準備放棄全球PC操作系統市場的Windows。如果中國也將面對這樣的情況,又應該如何面對呢?中國在國內是否擁有能夠作為備胎的“操作系統”作為備選呢?

當前我國國內大部分PC端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國已經被完全壟斷,實際上國內也有開發不少以Linux為內核的操作系統,比如中興研發的新支點系統、華為的歐拉系統,紅旗Linux等國內自主開發的PC端系統。

說起Linux系統很多人可能都十分陌生,但是它的交互體驗、PC端的界面設計以及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與Windows系統相比相差的并不大,主要的缺少的是需要長期形成的戰略布局以及研發投入,畢竟國內的軟件系統在之前一直不被重視。但是現在很多的合作伙伴已經看到看他們的未來,逐漸開始重視起來,也開始主動對接一些軟件的兼容和適配工作,在這樣的發展之下,系統的生態也會逐漸的形成起來,也就是說,這對于國內的PC操作系統來說恰好是一個很好發展的機會。

現在我國的系統廠商已經有了一定的合作伙伴,已經解決了基礎的辦公需求,但是如果要達到 娛樂 功能和指向性的功能還需要更多的磨合,只有和更多的廠商進行合作才能完善當前的操作系統,但是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死循環,想要和大廠們進行合作,就要有一定的用戶群體,但是想要得到用戶群體的認同就要與大廠進行合作,形成一定的生態。

對于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目前依舊是微軟獨大,要想從微軟的手中找回場子,最關鍵的還是要在技術上擁有話語權,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和研發。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提升自身能力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事情。而我們的目標,實際上也是逐漸形成自主可控的Linux操作系統和生態,能夠逐漸代替Windows系統。這條路可能還比較漫長,但是我們也期待我國能夠不受到他人的轄制,不再受到壟斷威脅。

家庭PC如果不再讓用windows系統,那么還是有備用的系統可以用,比如:

1、深度系統

2、黑蘋果

3、Linux

4、鴻蒙系統

詳細說一下:

1、深度系統,系統更新較為頻繁,每一次版本的更新,都有很大的改進,這個系統我個人干凈,希望是最大的。而且安裝過程并不復雜,會安裝windows系統的,稍微研究一下,就會安裝這個系統。

2、黑蘋果,雖然對硬件的要求稍有差異,但是還是可以裝上的,不過這個系統的安裝,對技術能力有考驗。

3、Linux,這個系統是內核開源,不過作為服務器系統,應用頗廣,個性用戶,少了很多。

4、鴻蒙系統,傳說中的華為開發的系統,目前已經在多種設備上發布應用,但是個人計算機方面,還沒有動靜,期待中……

華為歐拉和win10哪個系統好?

當然還是微軟的好一點呀,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是我感覺他的時間比較早,而且應用的話是比較豐富的,我感覺這個是無可挑剔的。

Windows真難用!試試國產系統?

國產操作系統最難的那一步,已經邁出。

6月下旬,兩大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分別開啟了新動作。先是6月23日,統信UOS家庭版體驗器開啟全民公測,用官方虛擬機的形式推廣國產操作系統,降低新用戶嘗試成本;隨后,6月30日,國內首個桌面操作系統開發者平臺“開放麒麟”正式發布,將通過開放操作系統源代碼的方式,讓更多開發者共同參與國產開源操作系統開發。

兩家廠商的動作,一個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一個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都是為了跨過國產操作系統成功最難的一步——生態化。因為只有更多的用戶,才能有更多的開發者;也只有更多的開發者適配常用軟件,持續開發更多新的應用,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并形成操作系統發展的完美閉環。

對個人用戶來說,一臺電腦一般不過安裝幾十個軟件。如果將用戶的各種個性化軟件需求疊加,系統層面的軟件數量往往將達到百萬級別,甚至更多。對于一個要從Windows和MacOS手中搶占市場的小眾操作系統而言,沒有百萬量級的應用適配,生態就無從談起。

先讓大家用起來,從“可用”逐漸走向“好用”。其實,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國產操作系統走過多年應用推廣之路,也經歷無數曲折。過去經歷過的失敗,對今天有著怎樣的借鑒價值?國產操作系統借助中國本土市場優勢,真的能“好用”嗎?

“敗北”的操作系統

目前國外操作系統品牌幾乎壟斷了巨大的中國市場,據《2021年操作系統的商業化應用報告》,國外操作系統在中國桌面端、移動端的市占率分別超過94.75%、98.86%。

這樣的格局并非一蹴而就。長久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眾多廠商為爭奪操作系統這塊大“蛋糕”輪番上場,即使大部分廠商湮滅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為今天活躍在市場中的操作系統,貢獻了不少經驗和技術積累。

盡管如今微軟Windows系統幾乎壟斷中國市場,但透過長生命線來看,從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Windows10到現在的Windows11,Windows系統經歷了長期的持續迭代,以不斷適應市場需求。

事實上,國產操作系統向Windows系統發起過沖鋒。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科索沃戰爭,并在戰爭中成功擊潰了南聯盟軍隊的防空系統,讓國人第一次體驗到信息戰的威力,同時也對微軟壟斷局面感到擔憂。這一年,國內操作系統真正發起反攻。

時任國家 科技 部部長徐冠華一針見血指出我國正處于“缺芯少魂”(芯是芯片,魂即是操作系統)的環境中,如若二者不自主,一旦斷“水”斷“電”, 歷史 難免重演,重蹈南聯盟覆轍。

因此,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所長、“中國Linux之父”孫玉芳的主導下,2000年,中科院軟件所和上海聯創共同出資成立了中科紅旗公司,公司的發展目標很明確,——“挑戰微軟,做中國人自己的操作系統”。

在廉價的盜版Windows和昂貴的國產操作系統中間,許多電腦經銷商更愿意選擇前者。

此外,很多用戶習慣使用微軟Office辦公軟件,而紅旗系統無法兼容微軟Office,這造成了紅旗系統的使用效率底下。

2005年,北京平谷區也曾試點全面采用國產Linux,為了督促各單位使用國產操作系統,還成立了33個自查小組對全區百余家單位的使用狀況進行檢查。

彼時的國產操作系統,在易用性、兼容性上與Windows差距甚遠,很多單位仍首選微軟操作系統。國產操作系統對Windows系統的第一輪沖鋒,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國產操作系統進化史

“中國人不會為軟件付錢,不過總有一天他們會的。既然他們想要去偷,那就讓他們偷我們的。他們會因此上癮,這樣接下來的十年我們就會找出某種辦法讓他們付賬。”

1995年,比爾·蓋茨與股神沃倫·巴菲特在《財富》雜志組織的一場對話中,發表如上言論。

然而,這看似“狂妄”的發言,卻正一步步變為現實。在27年后的今天,中國市場確實很難再離開Windows系統,Windows系統也隨著很多品牌電腦成為出廠自帶的標配。

對于Windows等國外系統依賴程度之深,也引發了我國學術界的注意。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曾公開表示:“航空飛機被波音、空客所壟斷,總數量可能是數十萬級別。但全世界幾十億臺智能終端只有三種操作系統:蘋果、安卓和Windows,這種壟斷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例。”

同時,作為軟硬件紐帶,操作系統在安全領域扮演著核心地位,主導權被外國企業牢牢掌控是極具風險的。2008年的微軟黑屏事件、2010年Stuxnet震網病毒事件、2013年棱鏡門以及2017年Intel芯片Minix 泄漏風險事件,都顯示出微軟的Windows系統并非牢固可靠,一旦出現網絡安全事故,后果便不堪設想。

因此,發展本土化操作系統,是國家防范網絡攻擊與威脅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國操作系統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其實,中國對于操作系統的 探索 非常早。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就開始操作系統的研發,南京大學教授孫鐘秀、北京大學楊芙清院士等都是我國操作系統的拓荒者。不過彼時,操作系統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工業,我國最早的操作系統“150機”,目的是改善石油勘探數據計算,提高打井出油率。

而從1999年中科紅旗公司研發的“紅旗Linux”之后,藍點Linux 、深度Linux、中標麒麟、優麒麟、中科方德、普華、StartOS、阿里云OS等一系列國產操作系統也相繼出現。

但是微軟Windows的人才、產業虹吸效應太強,也導致國產系統很難獲取到足夠發展的產業鏈資源。國產操作系統企業在第一輪反攻失敗之后,企業甚至陷入難以為繼的地步。

2014年2月10日,中科紅旗貼出清算公告,宣布公司正式解散,甚至拖欠員工的工資都無法發放。而藍點Linux也在2000年上市后遇到互聯網泡沫,到2002年該公司股價已經低至0.08美分,在資本市場僅僅風云兩年,就系統停更,從美國市場黯然退出。

“僅開發Linux平臺是不行的,它必須能在硬件體系結構中進行預裝、與外部驅動設備進行配套、眾多應用軟件要移植到Linux平臺上來,從而建立起Linux的生態群。”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主席陸首群曾表示,“如果沒有行業巨頭和廣大企業的支持,沒有開源社區的支持,中國Linux根本不可能發展起來。”

然而,就在國產操作系統相繼“隕落”、即將淡出大眾視野之時,華為鴻蒙系統終于在2019年破繭而出,守住了國產操作系統這片不可丟棄的高地。

與操作系統的先驅者不同,鴻蒙系統在采用Linux開源內核的基礎上,盡量兼容安卓軟件,延續了此前定制版安卓系統EMUI的一些操作特點,并吸引開發者為鴻蒙生態打造應用。

基于鴻蒙系統較強替代性,2022年,該系統的用戶量已經達到了3億,其中包括2.2億多的手機用戶,還有1億多的物聯網設備。不僅如此,鴻蒙系統的連接設備數量還在不斷增長,或許在未來,真的能夠成為肩并Windows、IOS、安卓的一線操作系統。

哪怕是作為“備胎”,也需要做好生態

操作系統按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四種:桌面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移動操作系統和其他操作系統(云、嵌入式、物聯網操作系統等)。華為的鴻蒙系統定位是面向萬物互聯的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系統,但人們接觸更多的還是作為移動操作系統的鴻蒙。

但移動終端和移動操作系統不適合辦公,個人辦公更依賴桌面操作系統。

沒有生態支持,系統再優秀也無法成功。全球主流的商業、工業、美術設計、影視剪輯等各類軟件,都以Windows和MacOS為主。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盡管也能獲得WPS等國產辦公軟件的支持,也能夠適配火狐、Chrome等主流瀏覽器,但辦公并不只是瀏覽器加WPS。

千萬個行業,就會有千萬種細分軟件。離開這些軟件,相關行業人員就無法開展正常工作。正因為人們離不開各類適配軟件,Windows、MacOS才處于絕對主導地位。

目前,Windows與MacOS合計占據了95%左右的市場份額,而國產操作系統占比不足5%。

這不到5%的桌面操作系統市場份額,由十幾種國產操作系統共同組成。據統計,主流國產桌面操作系統超過15種,包括UOS(統信軟件)、麒麟OS、普華軟件、中興新支點、凝思、中科方德、華為歐拉OpenEuler等。

對于這么多Linux桌面操作系統的發行版,如何實現軟件之間的互聯互通、避免資源分散,也是需要考慮的。但國產操作系統的集中、歸并,最終還是要由市場來選擇。畢竟不同企業之間也存在競爭,只有用戶體驗使用最好的系統,才能最終勝出。

2021年初,“麒麟、統信、中科方德、中科紅旗、普華基礎軟件、中興新支點”等六家廠商從眾多選手中入圍國采中心Linux桌面操作系統協議供貨采購。政府對國產操作系統的支持,同時也是一場篩選。在這種篩選下,國產操作系統正呈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特別是位于桌面操作系統頭部的麒麟與統信。

然而,對比國外操作系統巨頭,國產操作系統和主流處理器廠商之間的合作還沒有達到“結盟”的程度。

操作系統的生態不僅是軟件應用上的,還包括軟硬件協同上的。比如微軟和英特爾結成Wintel(即Windows-Intel架構)聯盟,以及英偉達GPU與 游戲 開發廠商。

微軟和英特爾結成軟硬件聯盟,還不是為了生態上更強大?有趣的是,我們對英特爾高性能處理器不可或缺,卻似乎并不懼怕微軟斷供Windows。為什么?

芯片畢竟還是比操作系統更難。華為的案例也恰好可以說明,斷供安卓,華為馬上就能拿出鴻蒙“備胎”;但斷供5G芯片以及處理器制造商的先進制程代工,華為就難以再拿出“備胎”。

這其實恰好說明,操作系統技術上的門檻,遠低于生態上的門檻。

微軟也并非每代操作系統都能夠成功。微軟的操作系統被很多用戶吐槽為,總是成功一代之后就會失敗一代,比如Windows XP之后的Vista,Win7之后的Win8,在系統好評度和裝機率上,均不如上一代。目前的Win11雖然要比之前那兩代失敗的系統開局好一些,但也依然面臨很多批評,很多用戶依然在用Win10,不愿意更新升級到Win11。

本來,在微軟推出不受歡迎的一代系統之時,國產操作系統其實是有了更多機會在用戶群中獲得更多安裝嘗試。但哪怕在微軟失敗的時候,國產操作系統也難以找到進攻的軟肋。

如2014年4月,微軟停止了對Windows XP操作系統提供服務支持,不僅廣大用戶不滿意,采購了大量Windows XP的中國政府也意識到,操作系統受控于人的風險。

八年過去了,國產操作系統在經過一系列淘汰與整合之后,市場份額還是在5%左右,沒有飛躍式的提升。但好在,國產操作系統的實力相比八年前更強,對于不同的處理器硬件也有了更好的兼容性。

如統信 UOS在硬件上同源異構支持 4 種架構(AMD64、AMR64、MIPS64、SW64),支持龍芯、鯤鵬、飛騰、兆芯、申威、海光六大主流國產芯片,兼容性和開放性上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銀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統V10,同源支持四種技術路線的六大國產CPU平臺,包括飛騰、鯤鵬、兆芯、海光、龍芯、申威;圖形化界面兼顧用戶既有的Windows系統操作習慣,桌面圖標、任務欄、開始菜單的分布都比較接近Windows操作系統,還擁有高兼容性的安卓運行環境,原生支持安卓應用。

在生態上,據報道,2020年,銀河麒麟V10軟硬件兼容適配總量還僅有3萬余個,但發展迅速;2021年,達到了29萬余個;2022年5月,已經超過42萬個。

而2018年微軟公布的數據就顯示,僅Windows10就有超過3500萬應用數量,超過1.75億的軟件版本,還支持1600萬的硬件/驅動組合。蘋果系統的應用數量也超過百萬。

麒麟與微軟應用數量差距甚大,但距離蘋果系統的應用數量并不遙遠。

“我們的目標是在2到3年內,讓適配的軟硬件總量達到百萬級,也就是如今蘋果系統的規模。”麒麟軟件副總經理魏立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出了麒麟的對標蘋果百萬數量級應用的目標。

其實,麒麟、統信本身也支持通過Kydroid、deepin-wine等技術安裝安卓應用,Windows應用也可以通過虛擬機安裝,這也能一定程度上補足系統應用數量上的不足。

對于國產操作系統而言,國內政府采購維持企業的生存不是問題,要想有更好發展,就需要邁入更廣闊的商用、個人使用領域。這不僅需要生態上逐漸增加應用數量,更需要中美在操作系統上發生一場“一刀兩斷”式的分手。

但顯然,除非中美之間發生不可調和的激烈沖突,美國 科技 企業是不可能主動愿意與中國“分手”的。沒有極端環境下的“逼上梁山”,國產操作系統在個人用戶為主的桌面端(即使政府國企采購,桌面操作系統也是個人使用),最多也只能作為一種替代和預防,并不能取代Windows。

寫在最后

一款國產操作系統好不好用,不能僅看廠商的宣傳,還要看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

為了體驗國產操作系統的真實效果,我們在虛擬機上分別安裝了統信和麒麟的桌面操作系統,并測試了簡單的網頁瀏覽和WPS辦公。雖然系統底層與Windows完全不同,但在輕辦公環境中,上述兩款系統的操作體驗和Windows差別其實不大。

但這僅僅是幾款軟件,每一個人都會有一些特殊的辦公需求,往往在常用軟件之外還會安裝少數幾款小眾軟件。Windows超過3500萬應用數量,仍然是一個短期甚至長期難以企及的目標。

但我們不僅要看到微軟的成功,也要看到微軟的失敗。為了推動Windows系統在PC端與移動端的通用性,加強微軟對應用的控制,微軟在2016年推出了UWP應用商店。UWP應用的所有權限都能夠被系統掌控,數據也只會存放到系統規定的一些目錄里。只是,目前幾萬款UWP應用并不能滿足一個完整生態的建設需求。盡管微軟還沒有像放棄Windows Phone那樣放棄UWP,但UWP可以肯定,將成為微軟又一個失敗的項目。

失敗,并不可怕。微軟會失敗,國產操作系統暫時取代不了微軟,更不可怕。至少,我們有了“備胎”,有了轉正的可能。

中國正在培養中的軟件工程師數量是遠超美國的。據統計,2018年全國計算機類專業招生人數達到29.35萬人,2019年招生人數達32.46萬人,2020、2021年每年均有近3萬人的增量,2022年預計招生規模會達到40萬人左右。如果考慮到2022年即將進入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新生,全國計算機類專業本科在校人數將超過140萬。

借助中國全球最大Linux市場的份額,依托中國計算機教育體系培養出的眾多軟件工程師,在小范圍內打造一個良性循環的國產操作系統生態,其實已經在發生。

本文源自億歐網

歐拉操系統和windows的區別

2021年9月25日,華為全新發布操作系統 openEuler 歐拉。此次華為宣布正式發布歐拉開源操作系統首個全場景版本;2022年3月,還將發布LTS版本,實現全場景融合。華為未來將重點打造兩個操作系統:鴻蒙,歐拉,同時都進行開源。鴻蒙應用于智能終端、物聯網終端、工業終端;歐拉應用于服務器、邊緣計算、云基礎設施。兩個操作系統可以覆蓋各種場景,以解決國內缺芯少魂的現狀。openEuler歐拉 是一個開源、免費的 Linux 發行版平臺,將通過開放的社區形式與全球的開發者共同構建一個開放、多元和架構包容的軟件生態體系。同時,openEuler 也是一個創新的平臺,鼓勵任何人在該平臺上提出新想法、開拓新思路、實踐新方案。歐拉的定位是瞄準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底座,承擔著支撐構建領先、可靠、安全的數字基礎的 歷史 使命。未來歐拉將定位為數字基礎設施開源系統,覆蓋全場景應用,支持服務器,云計算,邊緣計算,嵌入式多樣性設備。OpenEuler與OpenHarmony將能力共享、生態互通。目前兩個操作系統的內核技術已經共享,未來還將在安全OS,編程語言,設備驅動框架,分布式軟總線方面能力共享。也就是說,鴻蒙系統面向的是普通消費者,而歐拉系統面向的是企業用戶,類似于windows server系統。

事實上,“歐拉”并不是一個新產品,它早在2019年就已經發布并開源。只不過,當時它的出現是為了給“鯤鵬”服務器鋪路,但華為最近對“歐拉”進行了重新定位,由單純地服務鯤鵬,到成為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據華為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表示,操作系統“碎片化”現狀,導致數字基礎設施產生大量“軟煙囪”,帶來生態割裂、應用重復開發、協同繁瑣的挑戰。不僅如此,在ICT領域,華為自有服務器、存儲、云服務、邊緣計算、基站、路由器、工業控制等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也需要一套操作系統,來將不同的解決方案相互打通。openEuler 歐拉是一個創新的平臺,鼓勵任何人在該平臺上提出新想法、開拓新思路、實踐新方案。歐拉的定位是瞄準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底座,承擔著支撐構建領先、可靠、安全的數字基礎的 歷史 使命。如果從這個層面來看,歐拉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目前服務器端的,除了windows server外,基于linux的企業級操作系統實在太多了,CentOS、Redhat等等,還有UOS服務器版,中興新支點服務器版,騰訊有tencentOS server等,阿里有飛天……畢竟基于開源的linux開發一個系統,其實并沒有那么那么的難,所以有實力的企業都是自己修改開源的linux,自己做一個,所以歐拉的挑戰當然還很大,讓我們拭目以待,我想取代視窗就是個時間問題。

如果歐拉系統比windows更好用,或者性能等同,隨著美國對我們打壓日益嚴重,隨著國民目前越來越對國產的認可,隨著國家越來越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用國產絕對比用美國的安全,所以會逐步替代。就像鴻蒙系統一樣,用的人會越來越多。

那要看數據安全能提到什么高度,如果G家下決心,擺脫國外系統的限制和風險,取代非常現實

支持中國 科技 企業發展[贊]。

人家那是個服務器,操作系統

而且是linux的根本不是個人用的

標題名稱:包含歐拉系統和Windows的詞條
當前地址:http://www.yijiale78.com/article46/hgooeg.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移動網站建設面包屑導航動態網站企業建站商城網站小程序開發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成都定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