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 OS),從2019年第一次開天辟地出現在世人面前,到如今已接近2年。但是到現在,大多數人仍然難以說清楚“鴻蒙”究竟是什么。
創新互聯公司專注于網站制作、做網站、網頁設計、網站制作、網站開發。公司秉持“客戶至上,用心服務”的宗旨,從客戶的利益和觀點出發,讓客戶在網絡營銷中找到自己的駐足之地。尊重和關懷每一位客戶,用嚴謹的態度對待客戶,用專業的服務創造價值,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朋友,為客戶解除后顧之憂。
6月2日晚,華為舉辦發布會,正式發布新一代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 2以及多款搭載該系統的產品,并宣布“百”款手機設備將陸續啟動鴻蒙操作系統升級。也就是說,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手機已經變成面向市場的正式產品。
自從鴻蒙誕生以來,“國產”、“第三大操作系統”都是貼在它身上的標簽,那么,搭載在手機上的鴻蒙操作系統是什么樣的?和安卓、iOS相比,它有什么特點?其他手機廠商是否會支持搭載?
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來了:
從萬能卡片到暢聯流轉,新功能登場
在這場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和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等先后亮相。
王成錄用一句話概括了鴻蒙操作系統(以下簡稱“鴻蒙”)給當前的手機系統帶來的變化:
“在智能手機的時代,讓消費者有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組裝軟件(指APP)。那么,鴻蒙相對于今天的操作系統,又有一個飛躍,讓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組裝不同的硬件。”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智能手機在搭載了鴻蒙以后,消費者能明顯感覺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功能上,即暢聯流轉、多機位模式和萬能卡片。
要解釋清楚這三個功能,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鴻蒙系統是基于物聯網推出的。
截圖自發布會
對于鴻蒙,華為給出的官方定義是“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大概意思是: 鴻蒙可以通過分布式技術,把物理上相互分離的多個設備,融合成一個“超級終端”。
比如說,現在很多人家里都有智能家居設備,通過特定的APP和系統,我們可以控制電燈的亮滅、窗簾的開合;但是,由于不同的生產商往往沒有互聯互通,用戶可能需要使用多個APP甚至是多種操作系統。
而鴻蒙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個困局,就像王成錄說的那樣,“鴻蒙系統是不同設備的統一語言。”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搭載鴻蒙的手機有些什么新功能:
大多數人沒看懂的鴻蒙:
和安卓、iOS的區別到底在哪里?
在對鴻蒙操作系統(以下簡稱“鴻蒙”)進行解讀時,難免會和安卓、iOS這兩個操作系統上的巨頭進行比較。
據StatCounter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至今年4月,移動端操作系統市場份額上,谷歌安卓系統占比達72.2%,蘋果iOS系統占比為26.99%,其他均不足1%。
安卓和iOS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鴻蒙要如何突圍?
“華為絕不會再做一個安卓或者再做一個iOS,如果再做一個一樣的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是沒有價值的。”王成錄稱。
和安卓、iOS相比,鴻蒙最大的特點在于:它不僅是一個手機操作系統,更是一個面向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手機、電視、平板、 汽車 等終端只要搭載鴻蒙系統,軟件在不同平臺之間都可以適配,不再需要單獨開發。
通信專家項立剛在接受紅星資本局采訪時,把鴻蒙稱為 “下一代操作系統” 。
“我們以前的操作系統——電腦用的是電腦操作系統,手機用的是手機的; 那到了現在,我們希望能把電腦、手機甚至是 汽車 的操作系統都打通,傳統的系統架構做不到,必須有新的架構。” 項立剛對紅星資本局說。
圖據微博@華為終端公司
按照目前的發布情況來看,鴻蒙更像是錨定物聯網時代推出的系統。
據經濟參考報援引GSMA數據,預測在2025年全球物聯網的設備聯網數量將達到252億。在預測期內,市場規模將幾乎是原來的四倍。
鴻蒙作為第一個基于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可以說占據了“天時”和“地利”。至于“人和”,則需要華為努力為鴻蒙搭建起一條完整的產業生態鏈。
3億和16%的生死線:
操作系統的生態鏈要如何搭建起來?
“做一個操作系統,技術上不難,生態才是核心。生態涉及的廣度、深度和復雜度遠遠超過所有的單個技術。”王成錄曾說。
項立剛也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對鴻蒙來說,最大的難題在于生態鏈。“鴻蒙需要更多的應用來支持,讓用戶可以在其中使用不同的應用,而且體驗感不受影響。”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華為的生態鏈搭建主要有兩個方向,南向和北向。其中,南向是指設備制造廠家,比如九陽、美的等家電品牌;而北向指的是應用開發者。
據媒體報道,在今年3月,安卓有約2000萬開發者,iOS有約2400萬開發者,而鴻蒙的開發者則在數百萬級。 不過,有提前體驗了鴻蒙的用戶告訴紅星資本局,部分安卓APP可以兼容鴻蒙,目前使用正常。
圖據華為年報
那要把生態鏈發展到什么程度,鴻蒙才算是存活了下來?
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副總裁楊海松給出了一個數字——16%。
“對于操作系統這類底層平臺而言,軟件使用量、市場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來、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而16%的市占率則是一個生死線。”楊海松說 。
為了邁過這16%市占率的生死線, 華為在2021年需要完成的目標是:搭載鴻蒙的設備數量需達到3億。 其中,自有設備占2億,生態合作伙伴的設備數量為1億。
據余承東此前透露,目前華為已售出超過10億臺全場景智慧連接設備,其中在網手機超過7億臺,大約90%的華為存量和在售手機都可以升級為鴻蒙系統。
10億臺中約有7億臺是手機,也就是說,鴻蒙的絕大部分希望仍是寄托于手機產品上的。
用戶們會愿意將現有的系統升級為尚未成熟的鴻蒙嗎?
其他手機品牌會搭載嗎?
連榮耀似乎也不愿輕易“冒險”
紅星資本局發現, 目前,國內主流的手機廠商均沒有明確表示生產的手機會搭載鴻蒙。就連剛從華為分出去的“親兒子”榮耀,似乎也不敢輕易“冒險”。
“榮耀已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手機品牌,會根據行業發展適當的時候選擇不同的操作系統。”榮耀的CEO趙明稱, 當下安卓依然是榮耀首選,但未來不排除使用鴻蒙。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過去的出貨量中,榮耀品牌下的手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紅星資本局發現,有數據統計稱,中國手機用戶換機周期為2年。
據華為2019年年報,當年的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包括榮耀);另據IDC數據,在2020年,華為全年的出貨量為1.89億臺(包括榮耀)。
也就是說,正在被用戶們使用的華為手機大約有4.29億臺,每兩位華為手機用戶中,至少要有一位升級為鴻蒙系統,華為設立的2億自有設備搭載鴻蒙的目標才有可能達到。
現在,就連榮耀也沒有立刻搭載鴻蒙,華為距離16%的生死線似乎又遠了一點。
除了榮耀外,也有其他手機廠商——魅族站出來力挺鴻蒙,但是,魅族用來搭載鴻蒙的并非是手機產品,而是智能家居業務線。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方面是,這些手機廠商和安卓本身合作得很不錯;另一方面,這些手機廠商可能更多地把華為當做競爭對手看待。 ”項立剛對紅星資本局稱,如果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都使用搭載國產操作系統的手機,部分手機廠商不愿意放棄這個市場,可能會搭載鴻蒙。
如果華為既生產手機、又推鴻蒙系統,對于其他手機廠商來說,這像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恐怕難以在手機端收獲支持。
華為“ 1+8+N ”“ 農村包圍城市” :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般來說,系統主要分為兩種運營模式:一種是蘋果的模式,軟硬件都抓,不開放給第三方;另一種是安卓模式,會開放給第三方一起合作。
現在來看,華為走的是后者的路線。
早在2020年9月,在鴻蒙2.0正式亮相后,率先搭載的不是華為手機,而是九陽和美的等品牌的家電。
對于華為在鴻蒙搭載上的先后順序,有業內人士將其形容為“農村包圍城市”,或者說得更準確一點,是“從智能家居產品包圍手機”。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和華為“1+8+N”戰略是契合的。其中,“1”是指手機,“8”是平板、PC和車機等,而“N”是指泛IoT(物聯網)設備。
鴻蒙,正是從“N”開始起步,現在逐漸攻入“1+8”領域。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數碼圈內有聲音認為,鴻蒙系統的顛覆性實質上并不強。目前,蘋果、小米等也在嘗試做物聯網,可以通過手機連接家庭中的其他產品。
“像蘋果也有做家庭智能產品互聯,兩者的區別在于:一個只用自己的硬件,華為可以用其他品牌的硬件,而且旗幟鮮明地把‘萬物互聯’這個概念打出來了。” 有 科技 產業觀察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
現在來看,沒有其他任意一家手機廠商伸出援手,生態鏈也尚未完善,鴻蒙恐怕還有很長一段道路需要去走。
①用戶體驗者這樣說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對于華為手機用戶來說,鴻蒙系統的公測版此前已向用戶開放,在通過官方渠道報名篩選后,手機即可收到新系統的安裝包。
方知(化名)是華為mate40的用戶,他告訴紅星資本局,在今年5月初,他收到了新系統安裝包的推送,目前已經體驗了20多天。
“整體來說很不錯,很順滑。”方知告訴紅星資本局,雖然他的手機內安裝了鴻蒙系統,但使用的仍是適配安卓的APP,鴻蒙可以兼容。
方知向紅星資本局透露,鴻蒙系統內有一個APP圖標上滑功能(指萬能卡片),這是新功能,體驗非常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定制,讓APP上滑后出現不同的服務卡片。
“和安卓相比,鴻蒙最大的優點就是萬物互聯,可以通過手機操作把很多家電連接在一起。不過,我這樣的配件不多,所以暫時沒有什么很深的體會。”方知稱。
另外,方知還告訴紅星資本局,在目前的測試階段,用戶們發現一些小bug后,都可以反饋給反饋助手。對于反饋數量較多的問題,很快就會被修復。
②開發者們這樣說
除了用戶體驗者外,開發者們也是接觸鴻蒙操作系統最多的人。
紅星資本局發現,在鴻蒙學堂(分享鴻蒙系統資訊與技術的第三方平臺)的官網上,有多位開發者講述了對鴻蒙系統的看法。
曾擔任Harmony OS開發者創新大賽導師的韋東山稱,在2020年,他第一次接觸到鴻蒙的源碼, “(我)知道它不僅僅是去替代安卓,更是去超越安卓。”
韋東山稱,鴻蒙是第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為物聯網而產生的操作系統。“從技術層面上來說,雖然國內外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物聯網操作系統,但它們只局限于一個、一個單獨的電子產品,鴻蒙是把一個、一個電子產品聯系起來。”
另一位擔任了Harmony OS開發者創新大賽導師的張榮超稱,站在開發者的角度來看,鴻蒙絕不是另一個版本的安卓,而是一個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操作系統。
“鴻蒙支持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就像開發單端APP一樣簡單,大大簡化了開發者的工作量。 如果換用安卓實現同樣的分布式功能,不僅工作量會大很多,而且在性能和用戶體驗上都會比較差。” 張榮超說。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鄧凌瑤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在6月4日的時候,華為內部發了《關于規范HarmonyOS溝通口徑的通知》。
這個通知中明確了幾件事情,其實一是關于鴻蒙系統的定義,二是關于鴻蒙系統的開源,三是關于兼容安卓生態,以及華為使用的HarmonyOS 2的解釋等等。
其中第二點,被很多網友放大來看后表示,目前鴻蒙已經不再屬于華為,已經被華為捐贈了,屬于大家。
那么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仔細看看華為的說法,華為表示已經在2020、2021年分兩次,將鴻蒙操作系統的基礎能力全部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然后由基金會整合其它參與者的貢獻,形成了OpenHarmony開源項目,該項目已有245位貢獻者,最新的版本為OpenHarmony 2.0。
意思就是,OpenHarmony是一個整合大家所有力量的系統,并不是華為一個人所有,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鴻蒙不再屬于華為。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這個系統的名稱叫做OpenHarmony,而華為自己使用的系統叫HarmonyOS(鴻蒙),兩者是有區別的。
那么區別又是什么呢?OpenHarmony是一個開源的項目,大家都可以貢獻代碼,而HarmonyOS是華為基于這個OpenHarmony項目,拿過源代碼之后, 重新進行修改后形成的一個只屬于華為自己的商業版操作系統。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OpenHarmony不兼容安卓APP,就是一個純凈的系統。而華為自己使用的HarmonyOS(鴻蒙)是兼容安卓生態的,這是因為華為把兼容安卓生態的代碼打包進去了。
所以,所謂的鴻蒙不屬于華為,大家就別亂忽悠了。你應該說開源版的鴻蒙(OpenHarmony)不完全屬于華為,屬于大量的開發者,華為只是其中貢獻最大的那一個。
而至于華為自己用的鴻蒙(HarmonyOS),是完全屬于華為,別的廠商無法使用,因為這是華為基于OpenHarmony二次開發的。
其實華為的做法,也是學的谷歌安卓那一套,谷歌研發了安卓系統后,將基礎功能進行開源,形成了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項目,縮寫為AOSP。
然后各大手機廠商基于這個AOSP進行修改,小米搞出了自己的MIUI,華為搞出了自己的EMUI,魅族搞出了Flyme,一加、OPPO、VIVO、中興、三星均另外自己搞了個系統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但AOSP開源后不屬于谷歌了?可以說是,因為大家一起貢獻代碼,但其實也是谷歌的,因為谷歌才是推動AOSP前進的主要廠商,沒有了谷歌,AOSP很難被推動往前走。
不管是華為,還是谷歌,之所以將基礎功能開源,無非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廠商、個人、開發者參與進來共建生態,正如華為自己在通知中所言,為了“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共贏”。
昨晚華為舉行了鴻蒙2.0系統的線上發布會,正式版系統發布,將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腦、平板以及各種家電設備甚至是 汽車 等等,廢話不多說,接下來小麥就帶大家來了解以下鴻蒙系統的定位。
真正的萬物互聯,用戶自由調取軟硬件
鴻蒙系統誕生以來一直想深耕于萬物互聯,這次的發布會進一步確定了鴻蒙萬物互聯的布局方式。鴻蒙在開發時重點應用了分布式技術,在鴻蒙的正式系統中加入了超級終端功能,用戶不單單可以自由調取軟件,還能自由組合調取硬件,什么意思呢?
關于軟件給大家舉個例子,假如我們在鴻蒙系統手機上安裝了一款app,但是在pad或者電腦上沒有對應應用,在我們想用平板或者電腦使用這個軟件時可以直接調取手機的這個app而不用另外下載。
硬件方面和軟件有點類似,還是給大家舉一些簡單的例子,我們一般的顯示器沒有很強的算力,比如現在賣的各種智慧屏是沒有多少算力的,但是我們可以調用有強大算力的計算機,同時感覺智慧屏的音質不行,可以調用專業音箱來輸出聲音。當然鴻蒙系統遠不如此,我們可以自由切換組合各種硬件設備輸出硬件對應的優勢,高清屏幕的畫質、藍牙耳機的聲音、電腦的算力、pad方便的手寫等等。
華為新的鴻蒙手表可以控制鴻蒙 汽車
萬物互聯當然少不了現在火熱的新能源車和智能手表,從發布會的演示視頻來看,華為新的Watch3可以控制搭載鴻蒙系統 汽車 的一些操作,而在此前華為就演示了手機的操控性能,現在鴻蒙2.0又做了大升級。更重要的,新款手表采用了esim的連接方式,可以獨立使用,離開手機不影響任何功能,雖然這個方式不是全球首用,但是也正是得益于華為在通信領域的實力能夠直接與運營商合作就能完成項目,此外該模式將成為拓展華為終端物聯的方式。
終端物聯方式將多樣化
目前除了少部分產品,連接終端的方式主要還是藍牙,隨著esim和華為電力載波的廣泛使用,相信終端的連接方式將越來越多樣化,通過各種不同產品對于帶寬的不同需求精準化使用將會大大提升效率,并且降低成本,現在的華為智能家居中其實已經在使用這樣的功能了。
當以上功能實現AI智能化
華為其實前幾年就在白皮書中將“云技術+人工智能+5G”定義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當然全球公認的工業4.0也早就做了類似的定義。 當以上的所有功能技術都擁有AI的能力會怎么樣?還是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很多人喜歡玩 游戲 ,當我們回家坐在沙發上拿起 游戲 手柄,系統智能識別出來要玩 游戲 自動調取了計算機的算力、沙發前顯示器的顯示功能和藍牙耳機的聲音,可以直接開始隨心所欲玩 游戲 ;又比如工作日我們戴著裝載系統的手機或者手表靠近自己的車,天氣預報顯示今天天氣較熱, 汽車 自動打開了空調,走到車前車門自動開啟,里面已經很涼快了;等等。
鴻蒙系統非常值得期待,雖然現在芯片領域被卡脖子,但是華為沒有落下其他技術的發展,從目前來看,華為的生態布局完全可以媲美蘋果和安卓甚至是超越,同時鴻蒙是開源的并且將源代碼捐給了國家,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開源資源加入其中,目前windows系統安裝插件已經可以支持使用。最后是所有華為手機更新正式版鴻蒙的時間表。
看完鴻蒙發布會以及媒體的一些報道后,個人感覺鴻蒙系統基本成了。為什么這么說呢?
1、鴻蒙系統自身特性:
從發布會上鴻蒙展示出來的各種功能來看,其提供的超級終端功能可以將各種終端設備輕松接入鴻蒙,實現手機、電池、平板、音箱、電腦、相機、家電等終端設備的無縫連接,最終完成各種跨平臺和終端的協作式工作場景。
而其這種連接在鴻蒙系統之下已經不再需要各種第三方工具,可以說真正實現了萬物互聯,更加方便省事。
這種特性可以說等于是將用戶的所有終端融為一體,當前全球范圍內目前還僅有鴻蒙可以做到,傳統的安卓根本實現不了,至于iOS全家桶設備部分能實現,但還是不如鴻蒙完整。
因此,但就系統性能而言鴻蒙已經具備一定的優勢,后續就看華為如何完善這種生態。
2、華為鴻蒙生態建設:
鴻蒙要成功生態顯然是最重要的,要有更多的設備接入鴻蒙才能真正推進這個系統的 健康 發展。
目前來看,華為這方面做的可以說不錯,正在穩步推進。
首先是鴻蒙升級計劃,目前華為公布了總計134款可以更新到鴻蒙的機型,基本上囊括了近3~4年來的所有機型。這些華為手機的存量用戶總量絕對過億,一旦他們都能升級到鴻蒙,將會大大促進鴻蒙系統生態的建設。
有了這些基本盤用戶,在整體增量困難的情況下,其他第三方軟硬件廠商就不敢隨意放棄,必定會針對鴻蒙做適配,這就進一步促進了鴻蒙生態的完善,用戶也可以有更多的第三方設備和軟件可用。
其次,華為針對非手機終端也在大力推鴻蒙,車技系統、智慧屏、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包括前階段推出的全屋智能系統,這些設備的出現將構建出華為早前提出的1+8+N的生態。
以上相互促進反哺,基本上讓鴻蒙系統生態建設完成。
3、官方層面的支持
縱觀這次鴻蒙2.0系統發布會,你會發現有很多重量級的機構在做背后的支持,而這一定程度暗示了官方層面對此系統的支持。
首先是鴻蒙發布會新華社(B站)進行了直播,而早前新華社也曾經在官微上發布支持鴻蒙的內容。作為我國的通訊社,作為國內所有媒體的管理者,能做出這樣的舉動,我就不多說什么了!
其次,部分地方電視臺也對鴻蒙做出了專門的報道和解讀,比如上海電視臺晚間新聞節目專門邀請業內專家對鴻蒙進行了分析解讀。雖然這一定程度上是媒體抓熱點,但是這里面也隱含著對鴻蒙的支持,也讓更多普通人知道了有鴻蒙系統。
4、用戶層面的支持
鴻蒙2.0正式發布后,雖然不少平臺針對鴻蒙進行了限流,相關話題沒有上熱榜,但是鴻蒙相關話題下可以看到大量普通網友對鴻蒙的支持和熱議,更是有大量華為用戶紛紛在問什么時候可以升級到新系統。
可見普通網友對我們的國產系統熱度很高,只要鴻蒙系統自身功能和特性好,這些群體升級后必然會形成正向反饋,從而觸發帶動更多的用戶升級鴻蒙。
Lscssh 科技 官觀點: 綜合來說,個人較為堅定的認為鴻蒙系統能成,不知道你們怎么看?
目前正在使用榮耀30S,看華為給出的計劃,今年Q4就可以正式升級了,哈哈!靜靜等待鴻蒙系統的推送。
已升級鴻蒙系統,濕滑程度體驗太棒了…還在摸索其他功能,支持華為,支持鴻蒙系統…給鴻蒙點時間,相信我們自己的系統會越來越好[奮斗][奮斗]
華為的鴻蒙發布會,我相信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可能很多人都觀看了昨天晚上6月2號的鴻蒙發布會,也確實感受到這一次的鴻蒙發布會,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最為關鍵的是鴻蒙系統的出現,我相對對于很多用戶來說,能夠感受到這一款系統給我們帶來的主要體驗,也解決了我們所擔憂的主要問題,那就是鴻蒙系統真的發布了,而且它也將會使用到鴻蒙手機身上。
其實鴻蒙手機的出現改變了目前世界上安卓系統的格局,對于很多用戶來說,我們能夠更好的去使用鴻蒙系統所帶給我們的體驗。
而且鴻蒙系統它會使用在更多的設備中,這款系統它會存在于更多的設備中,不僅僅是我們的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屏以及手表等等。
可以說萬物互聯的時代從鴻蒙系統身上,我們似乎已經能夠看到了。而這些萬物互聯的時代,能夠對于我們用戶來說,能夠更好的讓我們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整體優勢。
我覺得在華為受到美國實體清單影響之后,華為的鴻蒙系統依然能夠穩步前進,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而且鴻蒙系統能夠成為消費者認同的系統,也確實是因為它所擁有的特色
我們也相信,未來的鴻蒙系統很可能會真的成為三足鼎立的局面,給我們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是不是安卓,這個看不出來的,先不論。
布局蠻大,當然也有局限性(這個大家實際買了鴻蒙家電自己就能體會到了)
富鴻蒙(L3及以上)系統間的互動加強了,這點很好。
小米OV們相比之下,有點不思進取了,加油吧,要不你們也一起搞個物聯標準化體系?以目前的市占率,還有機會和鴻蒙一戰,畢竟你們還可以用GMS。[狗頭]
其實華為唯一缺的東西就是大量來自西方的開發技術人員 ,華為在5G領域擁有絕對的“硬”實力,無論是終端還是通訊設備,未來鴻蒙OS領先全球、與Android、IOS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將是水到渠成。
但從企業戰略、生活角度來說,它已經注定了華為的鴻蒙將是一個“新時代”的起點, 科技 企業就是應該基于現有的模式進行突破,國家要發展, 科技 要創新,這正是華為值得我們追捧的原因。
堅決支持良心國產,我的所有物件基本全是國產。用的就是順手,關鍵沒有后顧之憂。
對于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用戶的期望是很高的,他們都希望能在第一時間體驗鴻蒙操作系統。由于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操作系統,它成功地打破了美國企業對手機操作系統的壟斷。
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如果與安卓一樣,是基于Linux(開源)開發的,源碼是C語言;我見過很多關于鴻蒙的討論,都是圍繞著“鴻蒙是不是套殼安卓”之類的話題,“其他手機廠商不用鴻蒙,華為是不是失敗了”之類的,其實這些話題并不重要,并不重要。
通過使用鴻蒙操作系統,華為開啟了全新升級的轉型發展道路,從傳統硬件配置企業向引領型高 科技 企業轉變。這不是卡脖子不卡脖子的問題,這是一張通往全球生態巨頭的入場券。國內很多 科技 企業都有保證做不到的事情。環顧中國,也有哪一家企業可以在操作系統、5G、集成ic、手機上等行業領跑。
假如華為鴻蒙的評價很差,我更愿意選擇華為,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愿身體力行地為鴻蒙系統的不斷完善提供一點力量。
看了華為鴻蒙發布會,第一感覺就是【牛】,華為鴻蒙系統不是簡單的手機操作系統,是萬物互聯時代的操作系統,是為萬物皆可聯打造的,目前華為已完成手機,電腦,手表,手壞,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甚至 汽車 等全場景應用的互聯,能實現很牛的應用體驗,能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看了華為的發布會,我覺得應該感謝米國的對華為的制裁,制裁雖然讓華為很難受,但扛過制裁,鳳凰涅槃后就會飛的更高更遠,米國逼出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華為會成為碾壓他們 科技 競爭力的壓道機。
看了華為的發布會,我知道我以后購買設備基本上都會從基于鴻蒙萬物互聯的生態系統里選擇了,無論是手機,手表,計算機,家用電器甚至是 汽車 ,健身器。一方面支持華為,支持國貨,另一方面按照萬物互聯的時代打造自己的生活。
前不久,華為在心聲社區發布一則由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簽發的,關于規范HarmonyOS(鴻蒙)溝通口徑的通知。
——華為的這一舉動,直接打臉那些對華為鴻蒙OS操作系統熱燥冷奉的人,讓他們親自去看一看哪些源代碼,是不是抄習谷歌安卓的?!
其實華為捐鴻蒙源代碼的真正目的,不是上述所謂,而是在布局一個更大的生態系統,就是以華為鴻蒙OS操作系統為班底的5G移動互聯網加持的物聯網生態圈。
借著中國制造業的優勢,華為可以把鴻蒙os操作系統,免費給那些新能源 汽車 生產商、白家電、小家電,給物流行業,甚至給工業生產線等等友商使用,讓那些產品裝上互聯互通的智能神經線,讓身邊萬物都有感知的、能互動的串聯/并聯起來。
一旦華為這個萬物互聯的生態圈打造起來,谷歌、蘋果那些原來占著霸主地位的巨頭們,就難以撼動華為了。這就是谷歌、蘋果急吼吼的抄華為作業,也想推出他們自己的物聯網操作系統的根本原因。
華為正是有這種超前的眼光,布局未來,把自己辛辛苦苦花了近十年時間開發出來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底層源代碼,以打包成OpenHarmony的形式,全部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這種心胸,這種能力,不是一般公司能做出來的。
華為形成了OpenHarmony開源項目,廣納全球苦谷歌、蘋果獨霸移動互聯網操作系統太久的有識之士和有志之士,參與OpenHarmony開源項目共建,打造一個不受美國控制的物聯網生態圈。
拋開上述的意識形態(其實科學無國界就是個謬論),全球有興趣、有需要的組織和個人,都可參與OpenHarmony開源項目。
迄今為止,據華為官方統計,已有245位貢獻者,華為一直默默的支持著他們,且將持續加大對全球開發者的支持。
OpenHarmony開源項目,是不受華為控制的項目,它受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TOC 控制(TOC作為中立的技術決策機構存在,負責基金會技術相關的決策,以及項目孵化評審等)。從這點上,就可以讓其他友商放心。
而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是由民政部登記、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基金會。該基金會不受華為控制。
.
華為剛剛正式發布的HarmonyOS 2.0版,與華為捐獻到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形成的關系,就像一棟大樓,是裝修好的大樓與框架大樓的關系。華為鴻蒙os操作系統2.0版本,是一座裝修好的大樓;而OpenHarmony開源項目,就是一個只有框架的毛坯大樓。
華為把源代碼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形成的OpenHarmony開源項目,類似于現在安卓原生操作系統,為的是吸引全世界的“碼農”粉絲。
華為手機原來用的EMUI,是基于安卓原生操作系統,由華為深度開發出來的。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OPPO,都可以基于OpenHarmony開源項目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就像華為的EMUI與小米的MIUI,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
就目前來看,華為的鴻蒙os操作系統,實力超群,其他有商要抄作業,還得花兩三年以上的時間。
系統如下:
華為鴻蒙系統采用開源的方式,源代碼已經在官方公布的網站掛出。根據其源代碼來看,內核基于C++語言開發,部分功能模塊通過C語言以及C++混合編寫。總體上來看,鴻蒙系統是以C語言為基礎,摻雜了部分C++語言共同開發而來。
簡介:
華為鴻蒙系統(HUAWEI HarmonyOS),是華為在2019年8月9日于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的操作系統鴻蒙OS。
華為鴻蒙系統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創造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互聯的世界,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件互助、資源共享,用合適的設備提供場景體驗。
分享題目:鴻蒙開發源碼打包,鴻蒙源碼下載
當前鏈接:http://www.yijiale78.com/article48/dsccje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定制開發、Google、網站改版、網站排名、品牌網站制作、網站建設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